July 17, 2003
大英博物馆调查
大英博物馆调查
本报追踪三月,调查海外中国文物的保存状况
■为什么这里千年彩色木雕佛像的密封条至少已脱落一年却无人理睬?
■为什么中国百年前用于祭祀祈祷的香炉在博物馆被当作募捐罐?
■为什么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闻名于世的中国古画只能常年存放在仓库?
■面对财务赤字和裁员,英博如何保证中国文物的修缮和研究?
□本报特约撰稿 道峰 李树波 发自伦敦
被当作捐款罐的古香炉
每天都有近两万人从世界各地拥入伦敦大罗素街,步入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总数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但中国以外的其他各国游客对中国馆往往只是匆匆一瞥,因为这里的中国展品数年来几乎未被轮换展出。
博物馆的北门是前往中国文物展厅参观的最近的入口。一走进门,一只标着“请捐款”(donation)的清代铜鼎香炉便已摆在人们面前。这个曾是大雄宝殿前焚香祈祷的法器,如今接纳着游客的散币零钞。
数月前,记者就此曾请教博物馆东方部主任Knox先生,大英博物馆为什么会用佛教中称为“宝鼎”的香炉作为捐款箱时,他表示出得体的诧异。他说:这是他第一次听说香炉在中国的文化、宗教中的特殊意义。但他没有说明作为文物的香炉为什么被用作捐款箱。
但在发稿前几小时,记者仍发现那香炉还在那里充当捐款罐。东方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会就此事向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作出一个调查。如果发现确在文化或宗教上有失尊重,将会撤回这个香炉,不再用作募捐箱。
挪步右转上一截楼梯,游客便可来到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室的门外。门外的走廊里,放着一排装在密封玻璃柜里的中国文物。
夏日下午强烈的阳光透过毛玻璃窗户,射在一个玻璃柜上,也照在其脱落的封柜胶条上。柜子里是一尊中国宋代的木制佛像。
柜底有加湿设备,柜子本应该是密封的,保证木制佛像与柜外空气隔绝,保证处于恒定湿度中,然而这个密封柜已至少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密封了。
馆方告诉我们,在东方部他们有4个人专门负责检查展馆所有的设备,包括密封柜等,并检测所有的文物是否在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中。对于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文物,会有不同的检查频次,有的是每天一次,有的每周一次。
但有些游客在一年以前已看到这个玻璃密封柜的密封条脱落。因为这个柜子与佛像放在东方馆走廊的显著位置上,并且脱落的封条也很显眼。所以只要是稍为细心一点的游客就能发现这个问题。
当记者向馆方指出这一点后,馆方承认这是个错误,并表示会尽快向有关人员指出,并要求他们更正。直到发稿前,当记者一个半月后再次探访英博时,一切依然照旧,脱落的密封条仍然显眼地悬在那里。
而Knox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密封柜内有自动保湿机器,所以即使是密封条破损或脱落也不碍事。他又补充,之所以把这个木质文物密封起来,主要目的是为在柜子里装空调。他坚称这里一切状况都很好,这件文物绝对没有任何会受损的危险。
一位专家告诉我们,这个密封柜的密封条脱落会使外界空气与这个木制文物接触,同时使柜子很难保持适当且恒定的温度与湿度,可以去想象一下一个密封条脱落的冰箱门。这样的后果可能加速木制雕像的风化,令雕像表面的色彩加快退去。
一个威武高大的元代金刚铜像立在展厅的一角,但面目全非:其齐胸被截,双臂也被锯掉,被陈列得像一个西方无臂的半身石膏像。这座金刚也许是被盗窃者切割成现状后偷运,也许是进馆后变成这样,但由于这件文物进馆时并没有图片存档,也无图解,参观者也就无从得知中国庙堂里金刚天王的真正长相。
三成中国珍宝未获良好保管
根据英博近年来的年度报告显示,其实很多库存文物并没有获得很好的保管。有30%的库存藏品没有能够放置在一个正确的保藏条件下,这个问题近年来一直没能得到改观。30%的比率自2000年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而东方主任Knox先生坚称,该馆库存的中国文物在保管上并无任何危险。
英博约有10个储藏室存放中国藏品,但馆方只向记者展示了专门储藏古画的“斯坦因室”。该室约20多平米,常年恒温恒湿,存有数百件中国古画,《女史箴图》亦收藏于此。而其他几间,馆方则多有托辞,使得记者未能一见。
被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为何竟然会有30%的非正确库存条件比率?
在“学生室”工作的Steve先生告诉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堆满家具的家庭,装修起来会是多么困难”。所以直到5年前,大英图书馆被搬走以后,才有一个可以腾挪周转的空间。部分藏品被搬到腾空的地库里,然后其他需要整理的藏品也依次挪动。一个地库,大型器物(如石头佛龛),可能能装200多件。
大多数“英博”的藏品,普通游客并不能在展览厅中看到。受馆方资金、展馆面积及物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约90%的中国藏品都被放在库房中。如果任何人希望参观这些藏品,则需要提前一个月申请预约,并同时提供一封英国专家学者的担保信。即便如此,某些藏品如《女史箴图》只有很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参观。一位来自挪威的中国画家希望观看敦煌画卷,他通过正式程序与博物馆进行了预约,却被告知,只能在学习室的电脑上看敦煌画卷扫描出的“电子版本”,这显然和画家本人的期望相距甚远。
英博的财务危机
外来的资助是英博的一个重要的支柱,特别是在整个英博都正在面对着一个严峻的财务危机的时刻。
英博已陷入了650万英镑的赤字(约9100万人民币),并因此不得不计划从现有约1000名员工中,砍掉150个工作岗位。
英博将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游客数量下降,英博的旅游纪念品及咖啡厅的销售下降。另一点是最主要的原因,英国政府拨给英博的实际预算减少。扣除货币通货膨胀值,实际预算在过去10年内降低了15%。
东方部主任Knox先生告诉我们,整个博物馆包括东方部在内的实际政府拨款比上一年约少了33%。
政府的拨款主要是支付了员工薪水,所以如果需要开展一些重要的项目,都必须依靠捐赠。
“博物馆没有用于研究的专门资金,如果要说有的话,也就是我们的一点微薄的工资。”馆内一位文物专家说。
“如果没有私人赞助,我们将很难出版分类文物书籍,因为我们部门并没有资金用于文物图片摄影及印刷制作。拍照费用很高,约50英镑(约700元人民币)一张,我们无力支付。”
英博为了增加收入,甚至鼓励租借展馆给个人或公司去开舞会。英博曾因借出放有希腊国宝帕台农神庙石刻的展厅给一个化装舞会,而引起了希腊专家与社会的极大抗议。希腊一直就在为索回帕台农石刻而努力,这样的事情发生,自然是火上浇油。
中国展馆也已有过很多这样的舞会。Knox先生告诉我们,如果有人愿意付钱,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展馆借给他举行舞会和晚宴,在里面可以边听音乐,又有吃有喝。所得收入,并不归部门使用,而是上交博物馆。这是博物馆自身创收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实,博物馆里许多文物展品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布展,放得像露天雕塑一样,没有任何保护。不知这样的舞会是否会对文物有影响?我们一时无从得知。
人手奇缺
因为资金困难,也导致了人手缺乏。这个部门已经有3年没有人负责中国古画了。尽管英博是世界公认收藏有最好的中国古画的博物馆之一,著名的《女史箴图》亦是该馆的收藏。
而3年前一位负责中国古画的专家离开英博后,就再也没人负责这个岗位的工作。
Knox告诉我们,“因为政府拨付资金的削减,我不得不砍掉一些工作岗位;所谓砍掉岗位一般并不是直接解雇员工,而是当某人离职或退休后,这个岗位将关闭,不再补充新人。”
人手短缺成了个不小的问题。整个英博的清理藏品和修缮储藏库的工作,只是依靠Steve和他的几位同事自己动手来做。
2002年以前,博物馆的某些部门还在使用比较陈旧的DOS机,直到去年才全部换成目前比较先进的电脑系统。这样手工的登记册就完全不再使用了。而Knox说他的部门在1993年其实已停止了手工登记。英博的电脑资料库中现共登记了23579件中国文物藏品(含少部分韩国文物):平面(书画、织品等)5224件,立体器物(石、玉、金属等)18355件。
Steve先生最后总结整个保管部门存在的问题。他说:“这间博物馆拥有如此巨大的一批藏品,但却只有如此微小的一笔预算来保管它们。”
从仓库的修缮到文物的修理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类似的。
英博的东方古画的修复似乎并无一个全面系统的计划。当被问到一件藏品从被确定需要修复,到被送来修复需要多长时间,东方部主任Knox回答说:视情况不同而定,其间差距会非常大。如果被损害得相当厉害,会马上送来;如果需要展览,也会马上得到修复。因此不能给出一个“一般”的时间。
当被问到一年能够修复多少件中国画藏品时,修复组长Thomson含糊其辞: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他们还负责修复其他东方国家的物件,甚至包括法国、欧洲的书画。因此只能一点一点地做。
这里共有117件敦煌古画。据Knox先生说,对这些敦煌古画的修复工作自上个世纪初当斯坦因把它们捐赠给英博后不久就开始了。但直到百年之后——最近这些古画才被完全修复。
人手短缺使得一切修复工作更加困难。修复中心原有工作人员7名,2002年退休1名,离职1名,裁员1名,目前只剩4名。当被问到:人手是否短缺?Thomson肯定地说:当然是。
中国展馆文物11年来少被更换
中国馆以向西方游客展示“中国概念”为设计理念,可是记者在3个月内先后15次来到中国馆,发现展室内的游客中,中国人占绝大多数,西方游客并不多。博物馆外的草坪上,来自波兰的女护士GABRIEL已经和丈夫在博物馆逛了大半天。她说:我们没打算去看中国馆,我们对希腊和埃及馆更感兴趣。《当代考古》的主编舍科克与大英博物馆有很深的渊源。60年前,当他还是小男孩时,博物馆就是他最喜爱的去处之一。而他与大英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大卫·威尔逊也是多年好友。他说,“我从来没有参观过中国馆,每次只是从它那里穿过去其他展馆。”前英国文化大臣Smith先生也表示,“我对中国馆也只是匆匆一瞥。”
根据英博的展览政策,展品其实必须经常更换,以确保展馆吸引参观者的再次拜访率,并且让库存的文物也有机会与公众见面。
然而中国馆的文物自1992年新馆建成开放后,就再很少被更换过。
一位主管抱怨道,“我们很少更换陈列品,因为并没有钱来做这件事。”
而Knox先生说,不换展品的原因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没有必要。
事实上,英博甚至在过去一直没有编列预算将使用了几十年的旧的中国馆改建为一个有新式陈列保护设备的新馆。
大英博物馆内的中国陈列室对于中国人意义似乎更深、更重。展室内触目皆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入耳的是南腔北调的中国话。
这个陈列着近2000件中国文物的展室,最后还是由一个中国人出资改建的。1990年,香港商人何鸿卿爵士捐助200万英镑(约2700多万人民币),把旧的中国陈列室扩建、改造为现在这个有空调恒温陈列保护设备的新馆。
中国文物参加文化交流了吗?
实际上,英博不仅没有资金用于这些中国文物的维修维护、陈列展出以及研究,而且也没有资金用于相关的中国文物借展与巡展以及文化交流。一切的重要项目都必须有来自英博以外的资助才得以进行。
英博一向将文物借展与巡展及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要政策,这也是他们自称立馆之本———“向全世界展示全世界(Showtheworldtotheworld)”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英博物馆主席JohnBoyd爵士告诉我们,“大英博物馆需要加强与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的交流,比如中国、印度等,这是我们新一届董事会为这间博物馆制定的一项重要的新战略。”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JohnBoyd爵士2002年成为新一届英博主席,1970年代曾在中国做过外交官,后来任驻日本大使,现同时是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校长。他与他的英博董事会并不直接参与管理,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定战略。香港商人何鸿卿爵士也是董事会成员。
然而事实是,从近年英博的年度报告上来看,东方部对中国并没有什么文物借展巡展项目。而且,尽管英博的研究人员一再称中国专家的支持非常重要,并且在中国的专家一向有求必应,但却几乎没有学者被英博邀请来此共同做研究。一位重要的敦煌研究的中国专家,先获英博的专家邀请,但当他提出正式申请后又被馆方拒绝。这里也没有任何中国文物被送去中国展览,更没有大型的中国文物巡回展在中国进行。
原因似乎很简单———英博委员会制定的战略并没有资金的支持。
东方部主任Knox先生说,欢迎中国专家与学者来作研究,但博物馆很少有资金做这件事。
没有对中国的借展和巡回展,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没有资金。
Boyd主席也承认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限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政府资金的支持。
事实上,相对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收入,来英国参观英博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对于中国的专家学者来说,自费来英博,再加之签证的重重手续,也会非常困难。
这也意味着,他们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无法看到这些自己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尽管有些是自打从他们的孩提时代已耳熟能详的,如《女史箴图》、敦煌画卷等。
但从英博的年报上来看,中国文物对美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活动却是不少。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捐赠也来自这两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
综观整个英博文化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第一世界国家。“向全世界展示全世界(Showtheworldtotheworld)”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向第一世界展示世界(Showtheworldtothefirstworld)”。
(后续调查报道将于近期刊出)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经过250年的经营,拥有近700万件藏品。它给自己的定位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对艺术、自然历史和科学的理解和认同。自创建以来,大英博物馆一直秉承三大原则:第一,完好、完整保留其所有藏品;第二,藏品向所有公众开放;第三,由全职的博物专家守护文物。
“英博”一向被认作是在中国之外藏有最多最好的中国文物的博物馆。事实上,“英博”某些类别的收藏还要优于中国,例如敦煌画卷与经卷(经卷现已随大英图书馆一起搬出了“英博”)。
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馆方称古代中国藏品与古代希腊、埃及收藏一并为“英博”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馆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比如,清代乾隆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
图:
千年彩色木雕佛像的密封条至少已脱落一年却无人理睬 道峰 摄
本报记者、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申请转载、摘编者请发传真至020-87370368或发电子